合作、约稿请私信

由“买书未遂”想到的

趁周末有空,今天去书店问本许久未买的杂志,书店老板(嘲)笑着对我说:“现在书都没人看了,还有谁看杂志啊?”说完就走开了。退回到店门口,确认了下,我去的确实是家书店,不是理发店更不是小吃店,竟得到如此答案,心中难免有些失落,失落的原因当然不是因为没买到书…突然就在想,这个社会是不是太过浮躁,人们一直都在追赶时间,拼命工作、学习,在上下班(学)的公交地铁上人们(无一例外)低着头玩弄着手机,少有人会捧着一本书静静品读,而我去的那家书店的老板,毋庸置疑也身处在如此的境况中,只是他的身份特殊罢了,谁敢肯定他每天在上班下班的路上不是拿着手机而是捧着书呢?

突然就联想到我每天接触的最多的事物——电影上面,在选择电影时,人们往往乐意去观看娱乐性强的电影,这或许和现在人们巨大的生活压力有一定关系(我不否认这一点,娱乐性的电影的确有利于舒缓当今快节奏下人们身心的压力),于是人们习惯了吃快餐,那些不用动脑、可以让人暂时远离现实压力的影像作品往往成了人们的第一选择,而那些真正有内涵有深度的电影却鲜有人问津,于是在这样的一种长此以往惰性思维中,人们自然而然的就抛弃了一些最本真最纯洁的东西,例如书籍,其实,书籍的诞生要远远早于影像,古希腊早早就诞生了巨著《荷马史诗》,我国先秦时期就有了《山海经》,而之后的典籍更是数不胜数,而为什么到了现在,人们却不再那么爱看书,哪怕是看书,很多人也选择在电子产品上看“电子书”,好像纸质书籍成了文人墨客的专属,其实并非这样…

身边有一朋友,酷爱看电影,每每看到他的时候都是捧着手机或者ipad在看电影,但是每次问他某部电影(他看过的)讲了什么,他却很难讲出个所以然来,甚至都叫不出演员的名字,那他看电影干嘛,也许你们会这样问,其实这也是我的困惑,每次问他为什么这么爱看电影,为什么不尝试读一下书(其实他的书架上摆了不少书),他也是答不出个所以然来,我们也只能苦笑,他继续看着电影。

我还有一朋友恰恰与他相反,酷爱看书,每次去他家他都是在阅读,历史、哲学、艺术…方方面面的书,但他身上却丝毫没有书呆子气息,恰恰相反,他还有很多爱好,打篮球、游泳、跑步、弹钢琴等,都是他的强项,并且他也爱看电影,总会找我推荐电影,而每次与他畅谈时我好像总能收获不同的东西,说实话,我特别佩服这类人。

就我的第一位朋友而言,其实或许答案已经显而易见,就如我前面所说,身处在这样的一个浮躁社会中,每个人每时每刻都低着头在玩着手机,wifi覆盖率越来越高,甚至在某个公共厕所里都能收到wifi信号,如此的“生存好环境”,当然要好好利用不是,哪怕你不懂电影,不爱看电影,当手机连上wifi,你不自然的打开某个app,不自然的点开某段视频,不自然的因为某段视频而看了另一段视频,如此循环往复,便成了一种习惯,于是,就衍生出了“谁还看书啊”这样的话语,悲哀吗,可笑吗,不得而知。

或许会有人认为我是“站着说话不腰疼”,或者“五十步笑百步”,你看你现在不就拿着手机(电脑)打字吗?对于这种质疑,我部分肯定,的确,高速发展的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,也带来了更多乐趣,也因为这样,我才有幸让大家看到这段话,然而我要说的是,哪怕我再怎么离不开手机、电脑、ipad,我每天也都会拿出一部分时间来阅读书籍,当然是纸质书籍,我爱看电影,爱评电影,同时我也爱书,除了看电影和一些日常琐事外,我每天花在阅读上的时间都固定在2小时左右,也许就这一点,我就比正在阅读这段文字的你们(部分)要强那么一点。最近正在读的一本是村上春树的随笔《当我谈跑步时,我谈些什么》,或许过段时间我还会针对这本书写段书评(尽管这不是我强项)。

所以,趁还有时间,减少消耗在手机、ipad上的时间吧,别问我如何减少,很简单,增加你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就好了。

(感谢读到这里的你们,让这些文字多了些许意义)

文/Real_Wei低调看电影
转载请注明出处

评论 ( 19 )
热度 ( 196 )

© 柯里昂 | Powered by LOFTER